2023年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3-12-31 12:52:42 访问量: 字号: [大] [中] [小]


郑州瓷源博物馆

2023年度工作报告

 

2023以来瓷源博物馆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继续保持博物馆良好有序的正常运行,并紧密结合本年度工作计划,使得博物馆各项工作正常开放和运转,重点完成了馆校学术交流、文物藏品知识挖掘、讲解员培训、科普宣教活动、开发文创与展示、馆际专题展览合作现讲本年度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 校学术交流合作及课题论文探究

进一步促进博物馆与校园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3月初始,我馆与河南建筑职业学院建筑系强强联手,深入沟通、共同探讨馆校结合产学研”相关课题项目交流、学生志愿者招募活动、举办仰韶文化课题论文研讨会等。鼓励馆员与高校的学术积极互动,加强自我学习,提升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在多次的交流中,增进了双方学术研究的友谊,更好的弘扬了学生志愿者热爱传统文化的精神情感。

今后将继续发展博物馆志愿者,让博物馆和志愿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2. 文物藏品知识挖掘、讲解员培训及业务提升 

博物馆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基础上,开展补充博物馆的系列性藏品征集及知识挖掘讲解员业务培训一方面补充馆藏增加数量,进一步完善了数字化馆藏资料信息一方面加大了对文物知识层面的深度学习、馆内讲解员业务的提升培训力度。后期我们将持续深挖馆藏文化艺术知识,使博物馆藏品能够更好的展示,并将其转变为内容传播开来,文物活。

3. 开展丰富的“四进四出”宣教活动,真正做到“走出去,请进来”

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都是重点工程项目,为了做好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我馆全体人员积极策划从方案到筹备到落实活动,呈现出了本馆陶瓷文化特色我馆还积极联合其他博物馆、媒体共同举办区科普活动,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科普教育活动、中小学生博物馆研学活动4场次,扩大博物馆社会教育的范围,让博物馆教育真正走出去,让文物科普走进社区众、走进企业员工,丰富了各层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宣传上,我馆以新闻媒体为基础进行,借助顶端、抖音、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传播博物馆展览和藏品等文化知识线上阅读量累计约16万人次

炎炎暑期中我馆与河南商报小记者、大河报小记者、河南广播电视台小记者、郑报融媒等紧密合作的系列研学助力双减科普教育活动措施常态化、规范化,增添博物馆科普教育动手活动趣味体验活动,让更多的爱好者参与其中这些多样的、有意思的科普教育活动,吸引参与人数累计12余万次  

4. 馆际专题展览合作

进一步促进博物馆馆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共同开展学术研讨会、举办社教活动、进行文创交流等。继续鼓励馆员参观学习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优秀的展览和社教,进行自我学习,提升专业知识。

加强与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的专题展览交流,联合其他省市博物馆推

出中原陶瓷艺术展,让中原文化“动”起来,与社会上的收藏家合作举办专题性临时展览,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更好发挥博物馆传播文化的作用。同时,把线下展览数字化,与线上展览相结合,利用新媒体进行云传播。

5. 加强开发文创与展示

我馆安排文物展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教育部人员、文化产业部人员等共同研究衍生品的的开10个品种,并联合其他博物馆、企业等共同合作建立文创产品区和文创交流平台,形成深度合作共赢,为下一步更好的侧面宣传和展示博物馆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6. 党建与培训

党建与培训

     

主题月份

活动情况

3.7

学雷锋i科普主题服务活动

 

3.16

学习二十大党课

 

 

5.17

党建内训

 

8.30

党课暨清廉社会组织建设书记培训

 

11.28

消防安全学习

 

 

7、荣誉

荣誉名称

     

5.6

荣获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8.30

获得科普基地联盟认可

 

 

9.18

郑州市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9.2

荣获市第五批科普基地

 

 

10.30

获得先进集体荣誉

 

 

8、其他

本年度博物馆坚持进行免费开放,圆满完成各项接待,入馆客流量达约15万余次;在文物保护、常规陈列和临时展览方面,能做到持之以恒,立足细节;

2024年我们将积极争取创新馆内陈展新主题、馆藏的更新、环境的改造。


【上一篇】:2020年工作报告
【下一篇】:2024年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