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瓷源博物馆
2024年度工作报告
2024年郑州瓷源博物馆立足于陶瓷艺术、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扬,凝心聚力、奋发担当,使博物馆成功晋升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这是全体员工努力下共同书写的辉煌一页。现将2024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简述
1、服务社会:我馆以发展和弘扬厚重灿烂的中原文化为己任,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坚持免费开放,本年度服务与社会各企业、事业单位、社区、公园、学校广大青少年群体等活动达44次,让更多的人们去认识、了解延续、发扬中原传统文化。
2、助力经济发展: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博物馆在助力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今年新增文创产品5个种类,我们借助馆藏文物特色开发研学旅行和产品展示,成功举办了多场精彩的展览和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
3、藏品建设:实施完成了430件(套)文物的书记采集、建档、完成文物修复30余件。
4、获得荣誉: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在我们的努力下,本年八月份,博物馆成功晋升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5、党建工作:本年度开展了党课大学习、培训等多元化陶瓷文化宣传与陶瓷鉴别活动。开展党员大会12场,开展支委会12场,开展党小组会4场,党课学习4场;让党员充分熏陶中原传统文化,打造了一支执行力强、建设学习型的党支部。
二、陈列展览
1、基本陈展:开放有五个基本陈展、一个临时展览;文物涵盖丰富文化内涵。展厅一聚焦 “陶与瓷 —— 泥土的灵韵” 剖析陶与瓷的特质差异,追溯泥土蜕变历程; 展厅二 “艺术的写生 —— 砖雕的艺术” 呈现砖雕独特魅力,彰显民间工艺美学;展厅三 “涅槃重生 —— 瓷器修复展” 展示瓷器修复技艺,让破损瓷器重焕生机;展厅四“瓷之师 —— 陶瓷标本展” 以标本为引,普及陶瓷知识;展厅五“返璞归真——家具的延续与传承”以古代家具为载体,呈体现古人的生活智慧。各展厅依据实际情况设定主题,为观众带来多元文化体验。
2、临时展览:举办临时展览 “生存与精神的寄托 —— 谷仓文化”,深入展现古人生活与精神追求;展览时间:从2024年11月1日——12月31日。展厅面积300平方,展示相关文物97件套199件。
三、社会公益活动开展情况
1、社科教育活动:
2024年社交活动围绕“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览精神,成功举办了44余场次的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其中节日主题活动14场次(涵盖元旦、春节3场次、元宵节、三八节、五一、五四、端午节2场次、中秋节、国庆5场次、建党节等);5.18博物馆日等主题系列活动3场次;日常四进活动有14场次、四出活动有13场次。另外我们坚持做节气的传播者,线上完成24次非遗节气的宣传和百余件国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宣传;整体年度活动有讲座、馆馆合作研讨会、馆校合作研学、手工坊、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多元化等吸引不同年龄层观众参与,有效扩大了科普教育覆盖面。
2、网站开设与媒体报道:
本年度线下服务群众17万人次以,线上服务群众累计20万人次以上。部分重要活动信息均在公众号、网站有发布,在百度百科、顶端新闻、大河报、中原地铁报、会研学等社会媒体有大量刊登报道。
本馆网站网址:https://zzcybwg.com/
本馆公众号:郑州瓷源博物馆
二、科研项目成果:
1、馆员任蕾、吴相勇著作论文《物馆陈列展览的重要作用》在2024.1文化时代期刊第一期发表文章。
2、我馆聘任的学术专家王亚,2024.8发表《韩国新安沉船打捞出水青白瓷仕女枕研究》,刊登在《中国陶瓷》第60卷第8期第70页,文章编号:1001-9642(2024)08-0070-06
3、我馆聘任的学术专家宋黎,2024.9.28宋黎女士在北京站798艺术区主持《河流与文明—黄河文明的世界意义影像作品展》,活动在发现杂志社刊登。
三、藏品征集
新增藏品:以自主征集为主,捐赠数目达 460件,社会认可度提升,丰富了馆藏资源。
藏品管理:严守接收、鉴定、入藏、登账、编目、建档流程,专业团队运用 [列举藏品鉴定技术、管理软件等],确保藏品真实有效、管理规范有序。
四、内部治理
本馆理事成员5名、监事会成员3名,内设机构分为六个部门:办公室、馆藏研究部、宣传教育部、安全保卫部、陈展保管部、信息工程部。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运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制度实施与完善。在过去的一年里,本馆各理事成员、监事成员精诚合作,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工作成果。本年度开展理事会4次,工作围绕本博物馆的整体运营状况、博物馆安全、博物馆宣传、展览策划、科普教育、收藏保护及文献研究工作等重点工作内容展开。
五、财务情况
年度总收入944297.58元,支出总额为982152.55元。
六、安全管理与文物保护
安全防范保障:馆内成立有安全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安保人员参加培训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安全设施与措施:不断加强日常安全应急照明和监控设备的维护,实现馆内重点区域全覆盖,为日常运营与藏品安全筑牢防线。
七、观众满意情况
本年度对 2500 名观众开展满意度调查,手绘有效问卷2350份,满意度超 98.32%,较去年有所提升,观众赞誉集中在展览质量、服务水平、互动体验等方面,为博物馆发展注入动力。
八、2025年工作思路:
1、上下同心,凝聚发展共识,继续发挥馆党组织引领作用,确保各项业务有序推进。
2、优化服务标杆,多多开发活动项目和文创产品。
3、增强团队建设,加强专技人员培养和讲解员交流,提升讲解服务水平。
4、创新馆校合作,增加推进临时展览项目。个别特色研学活动适当收费,满足不同参观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5、做好教育与公众服务,搞好多元活动(教育活动、研学活动、志愿者服务、品牌特色活动、馆校结合与馆馆合作活动等)。
6、加大线上线下宣传投入,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传播渠道,提升博物馆曝光度。
7、增加外出展览和临时展项目。